馬士基集團稱,超大型油輪(VLCC)供過于求情況嚴重,需要至少三年才能恢復。過去四年,超大型油輪運力擴大28%。馬士基油輪公司總裁HanneSorensen近日透過書面方式表示,目前,市場上過剩的超大型油輪已經達到70艘,而今年會再有50艘巨型油輪交付。
全球最大船舶經濟公司倫敦克拉克森分析,超大型油輪船隊的迅速擴張源于2007年和2008年的訂購潮,當時,其日均收益高達22.9萬美元。而過去12個月,超大型油輪的日均收益狂跌71%,僅為8705美元。此間四年,也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持續(xù)減產時間最長的一次。
超大型油輪運營商前線有限公司日前則表示,只有當日均收益回升至2.42萬美元,收支才能打成平手。
Sorensen表示,未來三年內,超大型油輪運輸市場供過于求的現(xiàn)狀都很難改善。她認為問題的癥結在,從波斯灣出口至中國、日本、韓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原油量減少。
此外,運力膨脹也是一大問題。截至今年3月初,全球超大型油輪船隊已達到589艘。據(jù)悉,在接下來的30天,從波斯灣輸出原油的運力將占到全球超大型油輪總運力的逾25%,這破紀錄的159艘超大型油輪,將嚴重加劇該地區(qū)供過于求的現(xiàn)狀。根據(jù)倫敦MarexSpectron的統(tǒng)計,今年1月,預訂用于波斯灣的超大型油輪數(shù)目從123艘減至103艘,是2010年9月以來最少。
運力過剩,直接導致運價受壓。Sorensen指出,你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在世界的某個地方,在一周或者一個月內,船舶供應會出現(xiàn)短缺,不過,一旦中東的油輪回歸,運價就會再次下跌。
根據(jù)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數(shù)據(jù),波斯灣往亞洲的運輸線,日均損失達到3021美元,去年,只有第三季的四個交易日顯示盈利。船公司只能靠減速以減少燃料損耗等方式,提升收益。而占船公司支出絕大部分的燃料費用,卻升高了0.5%,達到每公噸631.26美元。